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司法部关于如何适用《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22:26:46  浏览:920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司法部关于如何适用《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的批复

司法部


司法部关于如何适用《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重庆市司法局:
你局《关于如何理解和掌握“严重违反公证程序”的请示》(渝司法(1998)16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公证程序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是对违反公证程序制发的公证文书如何处理的规定。根据违反公证程序的情节轻重及造成的后果不同,依本项规定,首先应当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其次是对无法补救或者严重违反公证程序的,采取撤销公证书
的措施。严重违反程序主要是指公证人员故意违反办证程序规定,不履行公证法规、规章规定的义务,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适用此规定要把握三个构成要件:即主观是故意,客观上未履行法定义务,及由此造成严重后果。如:公证员不履行《规则》第四条规定的义务,由非公证员出具
公证书;公证员不收集证据就出具公证书或者公证人员私自制发公证书,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等等。上述三要件欠缺的则不应适用本规定。在适用《规则》第五十七条第一款时应当注意:1.本款各项规定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能割裂开来,简单套用。如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公证书不真实、不
合法,均应适用本款第三项的规定;2.本款是对公证文书的处理规定,对公证人员过失或故意行为的处理,应当适用对公证人员的处理规定。
此复。



1998年4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法制办拟定的文件清理工作具体标准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法制办拟定的文件清理工作具体标准的通知

吉政办发〔2000〕33

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法制办拟定的《文件清理工作的具体标准》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年六月十七日 


文件清理工作的具体标准

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文件和各部门文件,覆盖行政管理的所有领域,对这些文件进行清理,不仅涉及到各部门的权力、管理方式和利益的重大调整,而且政治性、专业性强,难度大,必须大刀阔斧、慎重稳妥地进行。在清理文件的过程中,应当体现政府转变职能,政企、政事、政社分开,依法行政,提高效率,放开搞活,为民服务的原则。该管的要管住、管好,不该管的要坚决放开取消,促进行政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审批项目的清理标准

(一)我省的文件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其办公厅文件,或者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由国务院各部门发布的文件确定的审批项目,予以保留。但其中,与市场经济体制明显不相适应、与新的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不一致的,先暂缓执行,待报请该文件的制定机关批准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执行该项目。

(二)我省文件中依据国务院各部门的规章和文件确定的审批项目,省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其办公厅文件以及经省政府批准、同意由部门下发的文件中自行设定的审批项目,凡是属于不设定审批,将会对国家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环境和资源保护、人口控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带来损害、损失的,予以保留。企业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能够自发调节的、中介服务组织可以代办的、能用行政监督检查方法代替的、属于地方和行业保护的、办事程序过于繁琐的、以及其他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审批项目,坚决予以取消。

(三)省政府各部门自行设定的审批项目,一律取消。

(四)省和市、县的审批权限,要按照便于群众办事的原则合理划分。凡是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及其办公厅文件或者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由国务院各部门下发的文件明确赋予省级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审批的事项,仍由省里审批外,其余的,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由市级或者县级审批,省里不再审批。

(五)减少重复交叉的审批事项。凡属于以上规定可以保留的项目,过去实行多环节审批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一个部门只实行一次审批;多部门对同一事项实行重复审批的,除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由多部门审批的以外,只由一个部门进行审批。

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清理标准

(一)我省文件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及其办公厅文件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名文件确定的收费项目,予以保留。但对其中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明显不合理的,先暂缓执行;收费标准过高的,先降低收费标准。待报请该文件的制定机关批准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执行该项目、标准。

(二)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名文件以外的国务院部门文件中确定的收费项目,一律停止执行。

(三)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及其办公厅文件,以及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名文件以外,省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省政府及其办公厅文件或者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各部门发布的文件中自行设定的收费项目,如向企业、中介机构、其他组织和公民收取的各类管理费;各类证、照工本费;各类年(季、月)审(检)费,经省财政、物价部门审核,对确有必要保留的,报经省政府审批后予以保留;其他的,予以取消。

(四)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及其办公厅文件,以及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名文件以外,本省自行设立的下列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1.各类市场商品检测、检验费用;

2.各种基金;

3.各类抵押金、保障(证)金;

4.行政机关以培训作为发放证件、给予资质(资格)的前提条件而收取的培训费;

5.行政审批(审核)收费(包括表格费);

6.行政机关收取的咨询费;

7.国家已经明令取消、我省文件中还保留的收费项目。

(五)对于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收取的服务性、经营性费用,重新从严核定收费标准,把过高的收费标准降下来。

三、关于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项目的清理标准

(一)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处罚项目,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予以保留。否则,予以取消。

(二)省政府及其各部门文件中的行政处罚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可予以保留;突破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自行设定的行政处罚项目,一律取消。

(三)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项目,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予以保留;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予以取消。省政府及其各部门在文件中自行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项目,一律取消。



四川省大型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大型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187号


  《四川省大型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已经2004年12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
                 省长:张中伟
                二○○五年一月七日





        四川省大型水库地震监测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大型水库地震监测活动的管理,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地震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大型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水库地震监测, 是指对水库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强化监测,对水库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在地震影响下的受力及其反应情况进行监测。
  第四条 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以下简称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型水库地震监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协助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 下列新建的大型水库应当在预可研阶段进行专门的水库诱发地震评价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报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认是否需要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
  (一)坝高100米以上, 库容5亿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
  (二)坝高80米以上, 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且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Ⅷ度以上的水库;
  (三)坝高80米以上, 库容1亿立方米以上,距库区水体边缘5千米范围内有活动断层通过,可能构成6级以上潜在震源的水库;
  (四)对县城以上重要城镇、省道以上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大型工矿区安全有潜在危险的大型水库。
依照前款规定经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认需要建设的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应当在库区蓄水前一年建成并开展地震监测工作。
  第六条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上区域的新建水库,按甲、乙类设防的水工建筑物设计烈度为Ⅷ度或者IX度时,应当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
  第七条 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由专业设计单位设计,并应当按照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有关地震监测技术要求的设备和软件,保证建设质量。
  上款规定的设计方案,应当报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对其设计、建设工作进行指导。
  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的设计、建设、监理应当依法实行招投标。
  第八条 建设单位对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建成的强震动监测设施,应当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九条 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条 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由建设单位管理,建设单位也可以将其委托给专业技术机构管理。
  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将地震监测信息及时报送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应当始终保持正常运行。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的运行应至少持续至水库水位达到设计正常蓄水位之后5年;届时仍有诱发地震可能的,应当继续保持运行。
  专用地震监测台网中止或者终止运行的,应当报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和采取补救措施;逾期不改正、不采取补救措施的,处3万元罚款,并可由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指派人员采取补救措施,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一)未按照本规定和国家有关标准建设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的;
  (二)未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有关地震监测技术要求的设备和软件的;
  (三)擅自中止或者终止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运行的;
  (四)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投入运行的。
  第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监理未依法进行招投标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负责设计、建设、监理、验收、评价工作的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水库水工建筑物强震动监测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